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转栽]音响二十要(四)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7-07-06   

[转栽]音响二十要(四)

这部分内容提及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体平衡性”,往往这一点常被忽略,驱使有些被误导发烧友盲目追求如何透明的空间感或震撼的超低频,而失去器材应有的平衡度。
垂询电话:020-84812858  84814389  
传真:020-84884835
电子邮箱:draweast@126.com
客服QQ:1239262244  862679945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楼  发表于: 2007-07-06   
音响十六要:细节再生
    细节大概是泛指乐器的细节、堂音的细微再生与录音空间中所有的杂音。一件音响器材细节再生的多寡很容易经由AB Test比较出来。为什么有些器材所再生的细节较多呢?我想这与低失真、高讯噪比、高灵敏度、解析力、透明感等都有关。细节少的器材听起来平板乏味;细节多的器材听起来趣味盎然。一件优秀的音响器材,其细节的再生当然是丰富无比的。 b)(#/}jMkD  
O1Ey{2Q  
    ■毫无疑问,由于喇叭多了几支,混音方式也改变了,所以我们所听到的音乐信息量更多,这也是细节再生的一部分。另一部分的细节再生则取决于器材本身的优劣。不过这二种细节加起来之后,多声道还是优于二声道,所以多声道的细节要好过二声道。
垂询电话:020-84812858  84814389  
传真:020-84884835
电子邮箱:draweast@126.com
客服QQ:1239262244  862679945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楼  发表于: 2007-07-06   
音响十七要:空间感
        我常常说,如果一套音响系统(包括器材与空间)能够“使音场浮出来”,那么它一定也“可以看到”空间感。请注意,我是用“看到”而非“听到”。真正表现好的音场与空间感绝对是可以“看到”的,而非仅“听到”而已。什么是空间感?那就是录音场所的三度空间实体大小。要能够将空间感完全表现出来,绝佳的细节再生是绝对需要的,尤其是“堂音”的再生。我甚至可以说,如果听不到完整的堂音,那么“空间感”也无法完整的再生出来。 \,!FL))yC  
什么又是“堂音”?堂音与“残响”往往又被混淆不清。大部分人误认“堂音”就是“残响”。其实,这是二种不同的东西。堂音的英文是Ambience,残响的英文是Reverberation。Ambience原意是指周围、环境或气氛,后来引申为音乐厅中的堂音。从“气氛”二字,我们就可了解它是指包围在我们周围的音乐细节。除了感性的意义之外,Ambience另有一个理性的解释,那是狭隘的指传入耳朵的第一次反射音。换句话说藉由第一次反射音与直接音的时间延迟,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厅空间的大小。因此,如果我们无法在软件中听到堂音的话,我们便无法“看到”空间感。 =<y$5"|  
“残响”在一般的解释中,当然也可以说的反射音。但是,残响有一个更严苛的时间定义,那就是指一个猝发音发生之后,声音的能量衰减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60dB)的时间长度。换句话说,通常我们不应该说:“这个音乐厅的残响真丰富、真美”,而应该说残响较长较短。反过来说,我们也不应该说:“这个音乐厅的堂音太短”,而应该说:“这个音乐厅的堂音真丰富、真自然。” +IK~a9t  
\'&:6\-fw  
    ■多声道由于借着多支喇叭的分工来营造音乐厅的堂音、或流行音乐的环绕包围感,因此在空间感上感觉好过二声道,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二声道时代,除非录得特别优秀的软件,否则我们大多要加上想象力,才能得到理想的空间感。而在多声道系统中,即使一般的器材也能营造出很好的空间感,这是立点的差距,而非调整功力的高低。
垂询电话:020-84812858  84814389  
传真:020-84884835
电子邮箱:draweast@126.com
客服QQ:1239262244  862679945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3楼  发表于: 2007-07-06   
音响第十八要:整体平衡性
      每件音响器材都和指挥在控制乐团一样,应该求得一个整体的平衡性。这就好比一个乐团中,人人皆是独奏的高手,但是每一个人都想出锋头,不听指挥的诠释,如此一来虽然个别的演奏水准高,但是乐团整体平衡性一定很差。这样就不是一个好乐团。同理,一件音响器材的前述十七项要素都非常好,但是如果无法把这十七项要素做一个精妙的平衡,那么也一定不耐久听。此时,不管解析力再高、强弱对比再好也没有用。关于这项,我们无法用尺度去度量出来,要分辨整体平衡性就像多听音乐会才能分辨乐团好坏一般,只有靠自己丰富的聆听经验来判断了。 6P;IKOv^  
    除此之外,整体平衡性说的还有高、中、低频段的适当量感分配。例如我们所说的低频基础要好就是其中之一。所谓低频基础就是低频段在整个音乐里造成的稳固、稳定的状态。大部分的音乐迷都希望音乐是很厚实、丰润的,而不希望高频多过中频、低频,而造成头重脚轻的情况。这种合理的高、中、低频段量感也就是我所说的整体平衡性。整体平衡性好的器材听起来就会耐听,这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音乐性。在此顺带一句,当您在做喇叭摆位时,首先要得到的就是整体的平衡性。千万不要为了音场表现,而牺牲了丰厚的中频与低频。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的喇叭离墙太远时低频会不足,那么就应该让喇叭靠墙摆。 1>c`c]s3  
L}P<iB   
    ■前面说过,多声道系统因为多了中声道与主动式超低音,使得中频更饱满,低频量感以及延伸力、控制力都有更好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体的平衡性自然也变得更好。换句话说,二声道时代需要有够好的器材以及调整功力,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整体平衡性。而在多声道时代,只要喇叭摆位以及扩大机的设定按照规矩来做,很容易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整体平衡性,尤其是低频基础雄厚扎实的平衡性。对于聆听音乐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优点。
垂询电话:020-84812858  84814389  
传真:020-84884835
电子邮箱:draweast@126.com
客服QQ:1239262244  862679945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4楼  发表于: 2007-07-06   
音响第十九要:器材个性
        每件音响器材都和人一般,有着自己的个性。有些器材听起来像绅士,有些像火爆浪子;有些温柔得像淑女,有些又热情得像卡门。由于个性不同,因此在搭配上也就必须如婚姻大事一样,慎重其事。二件火爆脾气的器材配在一起一定让您难以消受。反之,二件温吞水、慢郎中配在一起也要急死您。所以,器材个性的认知绝对是必要的。在此我必须郑重地告诉读者们,根据我长期试听音响器材的经验,我认为器材本身个性上的差异要大过各器材之间真正的品质的差异。也就是说,一般读者们所认为的器材好坏往往可能是不同个性搭配下所产生的个人好恶而已,真正器材的好坏往往被个性所掩盖。因此,深入了解器材的个性是有其绝对的必要性。如果您不了解器材个性当然也就无法做合适的搭配。这样一来,声音要好听就难了。 cR 4xy26s  
,+3l9FuQ  
    ■无论是二声道或多声道,器材仍然具有自己的个性,并不会因为喇叭加多了、讯号经过处理器编码译码而有所改变。
垂询电话:020-84812858  84814389  
传真:020-84884835
电子邮箱:draweast@126.com
客服QQ:1239262244  862679945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5楼  发表于: 2007-07-06   
音响第二十要:搭配上的推荐
    这“第二十要”是特别为评论员而写的。一个负责任的音响器材评论员应该就他自己丰富的经验,向读者推荐适合的搭配组合,否则,读者枉费看了前十九要,却因自己缺乏其它器材的个性资料或搭配经验,到头来仍然不知该项被评器材到底要如何搭配周边器材。对于评论员而言,这是为德不卒。所以,当您写完十九项要素之后,一定不要忘了,为读者推荐适合的搭配组合。 B'"C?d <7  
我再次强调,不当的器材搭配往往比器材本身的好坏影响更大。不仅是一般音响迷,就是连音响评论员也经常会因为不当的搭配而误解了器材本身的真正能力,这是很遗憾的事。其实,任何一位评论员只要听得愈多,就愈不敢为一件器材做黑与白、好与坏的二极化评语。因为在这二极之间往往还存在着许多可能性。所以,听得愈少的人愈肯定二极化的答案。这就好像小孩子在看电视时最喜欢问大人:爸爸!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为了减少犯错的机会,评论员在聆听器材时一定要先做多方的搭配,然后再将自己的搭配推荐告诉读者。 .t.H(Q9  
g05:A0X#  
    ■多声道与二声道一样,器材与器材之间的搭配依然很重要,尤其为了求得音质的一致性,五支喇叭一定要讲究一致性,也就是使用的单体、效率、箱体设计形式都要一致或尽量接近,这样才能获得声音的一致性。喇叭有了一致性之后,才能够追求与扩大机的适当搭配。至于搭配的原则还是与二声道一样,讲究互补而非抵消相减。
垂询电话:020-84812858  84814389  
传真:020-84884835
电子邮箱:draweast@126.com
客服QQ:1239262244  862679945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6楼  发表于: 2007-07-06   
结语
    纯音响多声道的时代刚刚开始,未来会有什么发展尚无定论,以上所写有关多声道思维下的“音响二十要”是截至目前为止我所获得的多声道经验。这些经验并不单纯来自纯音响多声道,有些也是启发自AV多声道。到底纯音响多声道喇叭摆位以及混音概念会独树一帜、超脱于AV声道之外?还是慢慢会与AV声道合流?目前对这个问题下定论还言之过早,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音响迷在尝试聆听纯音响多声道时,一定要以二声道为基础,站在二声道的基础上发展,这样既能够得到二声道的传统传承,又能够得到向上发展的立足点,最后才会有清楚的“多声道音响二十要”思维。对于纯音响多声道,我们无须抗拒,也不必抛弃二声道,只需顺势而为,这样才能以音乐的享受丰富我们短暂的人生。不是吗!
垂询电话:020-84812858  84814389  
传真:020-84884835
电子邮箱:draweast@126.com
客服QQ:1239262244  862679945
描述
快速回复

认证码:

验证问题:
audiomercury.com 正确答案:audiomercury.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