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后的重遇 \A':}<Rj
与B&W鹦鹉螺的情结
hj-M
#a 文/谢汇泉
/H\ZCIu/7 ZM<1;!i 2009年2月,重临柳州,这间由卓艺影音行承建并于2008年12月已竣工的专业听音房,春节后迎来了它侍奉的“主人”,一套HiFi音响器材:MBL分体CD机,Pass Labs六台单声道前后级功放,以及B&W Nautilus鹦鹉螺音箱。看着眼前的这对集视觉与听觉艺术于一身鹦鹉螺音箱,不禁钩起我十三年前的回忆。
?L|@{RS{| K~[/n<ks 1996年3月1日,那是B&W Nautilus鹦鹉螺自1993年推出以来首次在国内展示的日子,我第一次遇上鹦鹉螺。当时,我是一位音响器材销售员,从业于时代音响器材有限公司,B&W品牌那时候的总代理商。在广州中国大酒店内的展示会上,我依稀记得在一个很大的展厅里,耐心地向参观者演示和介绍B&W鹦鹉螺。当时播的测试碟是《蔡琴民歌》、《Round Up》等,已记不清用了什么功放推动,只记得许多人对鹦鹉螺的外型十分好奇,关于鹦鹉螺当时的声音表现更是早已忘记得一干二净。声音印象确实是难以抓得牢的记忆呀!何况是十三年前呢!当年10月,也去了兰州参加兰州超音波的《英国B&W高级扬声器首次在兰州展示播放》展会,和B&W接触也有相当长的一段日子。翻开这些当年的照片,不经不觉已十三个年头。
O9!<L.X,%
[j&>dE 时过境迁,十三年来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先从本人说起,从只是喜欢听音乐到深入了解学习声学理论知识,从一位音响销售人员到卓艺影音行的创立人,转眼间卓艺影音行迈入第十一周年了,个中转变也真大。唯独鹦鹉螺一直保留着她那极具艺术观感的外型,这次的重遇她带给我更加难忘的回忆。
MYLq2g\ 7n%QP 这次有幸为柳州刘先生设计并建造这个听音房,首先要感谢销售这套器材的柳州永盛音响梁倬伟先生及他们的同事,在摆设器材当天出了不少力气。同是从业于音响器材销售的同行,梁先生在销售音响器材的同时也给客人提供专业的服务和建议,因为我们都知道越是高档的器材,越需要更好的聆听环境来让她发挥“才华”。在接到这个听音房设计和建造的项目时,专门翻查了B&W鹦鹉螺的技术规格,结合房间的实际尺寸,来制定一套合理的声学处理方案。摆设器材的当天,消耗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来测量及计算房间的声学参数,然后根据房间的混响半径找到了房间最理想的摆放位置,让鹦鹉螺更好地发挥。
sjztT<{Q^- GAQVeL1 在这次调试摆位的过程中,整套器材大约听了十来小时,整体声场结构严密工整,声像比例合理到位。无论声压大小,人声均从一点发出来,即点声源的发声原理,乐器发声的细微变化在立体声像中展现出不同的发声位置。在聆听《魔鬼颤音》节目源中,重播第二轨《La Campanella》与第五轨《Rondo galante, Andantino gaio》的三角铁最令我印象深刻,第二轨《La Campanella》三角铁的演奏是敲击棒敲打三角铁一边沿而发出响声,而第五轨《Rondo galante, Andantino gaio》三角铁的演奏却是敲击棒穿过三角铁内腔,在里面晃动敲击,这个细微的发声变化在整体声场中很细腻地展现出来。除此之外,大乐器的立体声像更显玲珑浮凸。聆听国家标准GSBM 6001-89音质评价样件第四轨钢琴,贝多芬《月光》奏鸣曲,这段曲目由steinway施坦威钢琴演奏,器材里重播的施坦威钢琴极其华丽,轻盈的中高频段在空中飘荡,偶尔几下强烈低音弦的敲击,雄厚的低频从地面涌出来,各频段融合一起,所营造的声场让我感觉到这台钢琴的尺寸大小,可能是最大尺寸的施坦威三角琴,因为低音弦和高音弦发声的声场位置距离让我感觉到钢琴的长度很长,而曲目中的爬音重播可以感受到钢琴的宽度,也告诉我各个琴键的宽度距离,很细腻的立体声场。